“碳”路先行|煤城山西蒲县澎湃绿色新动能
时间:2024-11-07 10:54:14来源:中国新闻网
中新网临汾11月6日电 题:“碳”路先行|煤城山西蒲县澎湃绿色新动能

作者 任丽娜 张鹏

从“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”“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支撑体系建设试点县”到“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”,再从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基地”到全县域“中国天然氧吧”、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……一个个荣誉称号成为煤城山西蒲县对外形象的绿色生态名片。

资料图:煤城山西蒲县澎湃绿色新动能。蒲县县委宣传部供图

蒲县地处山西西南部、吕梁山南端西麓。蒲县境内20余种矿产资源,尤以煤为最,全县含煤面积占到总面积的90%,是山西省重点产煤县。

作为曾经的水土严重流失地区,蒲县一任接着一任干,不断进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转化探索,成功走出了一条生态建设的创新路径,让昔日的荒山秃岭成为如今的秀美山川,处处澎湃着绿色新动能。

可绿化的国土面积实现全覆盖

蒲县梁峁残塬、沟壑纵横,水土流失一度非常严重,水土流失面积达到1230平方千米,占全县总面积的81.4%,加之长期的煤炭资源开采,导致境内整体生态环境脆弱。

多年来,蒲县“换书记不换主意,换县长不换主张,届届连念山水经,一张蓝图绘到底”,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进程。

山峦间的一面面陡坡上,密密麻麻排列着垒石树坑,一棵棵高约1米的油松傲立风中……走进山中乡宋家庄村,曾经残破的塬面上全部披上绿装,新栽下的树木茁壮成长。

蒲县林业部门负责人芦旌说:“前些年造林时,已经把连片、平缓的地方全部栽满树,如今的造林地点是分散、偏远的小块地,立地条件和施工环境都很难。但难也得干,还要干好,越是残塬沟壑就越是水土流失的‘重灾区’,就越需要去造林、去修复、去治理。”

近年来,蒲县大力实施造林增绿工程,坚持“因地制宜、适地适树,先水后树、依水造林”的原则,扎实推进“三北”防护林、天然林保护、退耕还林后续产业、通道绿化、县城增绿等重点生态建设项目,深入实施环城生态圈和绿色通道建设,着力构建全方位、多层次的生态绿化体系,全县林木覆盖率达到59%。

特别是蒲县通过采取专业队施工、垒石坑客土回填等措施,实现了土石过渡带、裸岩砂石地的植树造林新突破,保证了林木成活率,使以往的荒山秃岭、不毛之地重新披上绿装。仅垒石坑植树就达到89万株,存活率98%以上,基本实现了可绿化的国土面积全覆盖,创造了“垒石坑填土植树最多县”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,蒲县也荣获“全国绿化模范县”称号。生态环境日常监管实现全覆盖

昕水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,也是蒲县的母亲河。昕水河人工湿地公园,水流潺潺,黑鹳翱翔,白鹭栖息,一派如画风光。

资料图:蒲县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提高水土资源利用率。蒲县县委宣传部供图

近年来,蒲县积极探索、因地制宜,总投资1500多万元,采用“垂直潜流+水平潜流”相结合的复合工艺,实施了昕水河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。同时将污水处理与生态修复、景观打造融为一体,提升综合治理效益,在人工湿地配套了绿化工程,种植芦苇、蒲苇、黄花鸢尾等植物,涵养水源,改善生态环境。

昕水河人工湿地公园负责人范定国说:“昕水河人工湿地达到了设计功效,过滤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,有效改善了辖区内昕水河水质,蒲县出境断面水质指标逐年下降。”

多年来,蒲县积极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提高水土资源利用率,对流域内山、水、田、路、农、林、草、畜实施统一规划,近、中、远期利益兼顾,对农林牧用地实行优化配置,对种植业实施最佳结构调整,坚持工程、生物和耕作措施有机结合,对流域进行开发性治理,以特色经济作物的种植和畜牧养殖来实现农民增收,最终实现流域的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。

同时,蒲县探索完善县、乡、村的河长、林长、环长、路长“三级四长”模式,进一步构建大水保大生态的工作格局。河长看护河道、河流,环长监督生活环境,路长管理道路上的粉尘,每一条河、每一片林、每一条路,所有的生态环境问题都有人抓、有人管,生态环境日常监管实现全覆盖。

生态环境治理推动乡村振兴

在蒲县薛关镇的红山村、佛连村、刁平村,在太林乡的河底村、武家崖村,在蒲城镇的太夫村……曾经的荒山荒坡成为层层叠叠的梯田,整齐排列的经济林、一茬一茬的小杂粮,为当地村民拓宽了增收的渠道。

资料图:蒲县荒地变沃野,沟壑成粮川。蒲县县委宣传部供图

生态环境治理也推动了乡村特色产业发展。坐落于南川河上游河谷地带的蒲城镇刁口村,现有野生连翘2万余亩,是蒲县野生连翘的优生区,现有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县第一。刁口村年产青翘约30万公斤,黄翘约10万公斤,村民每年采摘连翘的总收入可达百万元以上,每户农民能增加收入3000元至5000元不等。

近年来,蒲县古县乡通过组建苹果产业联盟、建设示范种植基地、打造智慧果园、创新经营模式等方面不断探索,走出了古县乡苹果标准化、规模化、品牌化的发展之路,产业越做越强,名气越来越亮,果农的收入越来越好,苹果产业成了古县乡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,也成为蒲县特优农业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。

荒地变沃野,沟壑成粮川。蒲县在薛关镇、蒲城镇、古县乡、山中乡的连片垣面提标玉露香梨3000亩、苹果1万亩,配套冷链物流、仓储交易、果品加工,升级改造一批标准化养殖场,建设5万吨饲料加工厂,打通了产业链,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,实现生态建设、产业发展、农民增收的良性循环。

一道道支离破碎的残塬、一条条水土流失的沟壑披上了绿装,“石山土盖头”变成“百里披锦绣”。(完)

标签:

  • 上一篇文章: 江苏徐州“植物”勇闯海外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最后一页
  • 最新
  • “碳”路先行|煤城山西蒲县澎湃绿色新动能

    中新网临汾11月6日电 题:碳路先行|煤城山西蒲县澎湃绿色新动能作

  • 江苏徐州“植物”勇闯海外

    10月22日,经徐州海关检验检疫合格,一批丹桂花提取物顺利出口新加

  • 速讯:两江新区民警助力企业筑牢反诈“防火墙”

    为全面拓宽反诈宣传覆盖面,切实提升辖区企事业单位防范电信网络诈

  • 国庆假期消费市场供需两旺:市场供给充足 内需潜力释放_世界微速讯

    国庆假期,消费市场供需两旺市场供给充足 内需潜力释放国庆假期首

  • 2023年我国仲裁机构仲裁案件标的总额首次突破万亿元

   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25日发布《中国国际商事仲裁年度报告(20

  • 多只停牌港股估值遭公募“腰斩式”下调,诺辉健康被部分基金重仓

    自诺辉健康今年3月28日停牌后,机构下调其估值屡创新低,9月10日,

  • 戴偏旁部首是十还是戈?事的偏旁部首是什么?

    戴偏旁部首是十还是戈?戴的部首是:戈。戴是右上包围结构的字,总笔

  • 木地板缝隙大怎么补救?木地板起鼓怎么修复?-环球观察

    木地板缝隙大怎么补救?1、木质填料:在木地板的缝隙中填充木质填料

  • 【边疆党旗红】百年口岸,“点燃”红色旅游

    中国经济网呼伦贝尔8月26日讯 (记者 何欣)8月的呼伦贝尔正是旅游

  • 【天天速看料】(巴黎残奥会)探访巴黎残奥村:奥运村的完美“转身”

    中新社巴黎8月25日电 题:探访巴黎残奥村:奥运村的完美转身中新社

  • 当前速看:前7月福建省竹制家具累计出口2.85亿元 居全国第一

    竹制家具是福建省的出口特色产品。据厦门海关统计,今年1—7月福建

  • 世界热头条丨山东安丘农商行主体评级被下调至A+级

    根据相关规定,对于有债券存续的商业银行,评级机构确实需要在银行年报

  • 深化与东盟合作 上半年广西进出口同比增长12%

    【东盟专线】深化与东盟合作 上半年广西进出口同比增长12%中新社南

  • “中特估”之后,“科特估”能否引发下一轮A股行情? 环球焦点

    今年以来,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社会各界所关注,科技创新持续成为热点话题

  • ​西平县应急管理局开展《未成年人保护法》普法知识宣传进校园活动_全球实时

    为进一步推动校园法制建设,增强广大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

  • 南阳高新区法院开展“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”普法宣传活动 视焦点讯

    2024年4月15日是第9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,今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

  • 旅游
    • 茅以升科学技术奖 土力学及岩土工程青年奖

    • 财政部:1-7月证券交易印花税1280亿元,同比下降30.7%

    • pt999铂金回收价格今日多少钱一克(2023年08月21日)

    • “站”出新高度 “跨”出新纪录探访创下多项世界第一的纳晴高速六枝特大桥